当前位置:首页  他山之玉  信息化案例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发布时间:2016-12-05访问次数:634

 2016-11-09 中国教育网络 李成恩 李然 张硕 张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进行”。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具体情况,探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17省59所高校,走访调研7所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高校,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人员队伍配备不齐、激励机制不健全、对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不到位。同时,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结合试点高校的实际经验,从高校重视、队伍建设和硬件支持、保障机制、网络行为管理体系四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

  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课题对59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实地走访的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高校的实际情况,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方面基本都有相对规范的管理和建设机制,部分学校配备了专职的工作队伍和工作人员,对繁荣校园文化、规范高校的网络文化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调研结果同样显示,部分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文化建设队伍人员配备不齐全,全校大格局尚未形成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各高校要“推进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评论队伍建设”,“形成每校不少于20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队伍配备状况不佳,对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制约。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59所学校中有12所学校没有承担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比例达到20.3%。在设有专职人员的高校之中,有20所学校的专职人员在5人及以下,14所学校的专职人员在6至10人,仅13所学校的专职人员在10人以上,参见表1。

  据试点高校实地调研,大部分高校尽管能够做到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部门实体化,但是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队伍人员以兼职为主,配备的专职工作人员不足,不能为机构运转、人员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人财物的缺乏,导致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难以可持续发展,所做工作与学生接受程度存在差距。

  在学校网络评论员队伍方面,教育部试点高校均有较为健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但是问卷调查中的59所高校中,有29所学校没有网络评论员队伍,占49.2%;1所学校虽然有网络评论员队伍,但是没有实际开展过工作;22所学校尝试性开展了工作。有7所学校有效开展了工作,比例仅占11.9%,参见表2。

  在调研中还发现,如何明确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全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人员,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是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优秀网络文章少,主流网站关注度低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少数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并没有取得特别实质性的进展。

  在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的59所高校中,关于是否将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的评聘条件中,52所学校没有相关方案,达到88.1%,有7所学校有方案,仅占11.9%,参见表3。关于学校是否将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情况列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人物评选条件方面,52所学校没有相关方案,占88.1%,7所学校有方案,占11.9%。其中,只有两所高校同时具备以上两点激励机制,参见表4。

  在对试点高校的实地调研中,发现虽然中国传媒大学等部分试点高校已经针对优秀网络文章设立了稿酬奖励机制,但在将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条件方面,大部分试点高校表示难以落实。现有科研成果认定评价制度只认可具有统一刊号的刊物,网络文章由于没有类似刊号的“身份”而被拒之门外,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网络文化建设人员、特别是专家学者撰写网络文章的积极性。

  3.学生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不健全、舆情引导不到位

  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高校对于学生上网行为的管理和引导力度不足。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学校是否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管理中,有28所学校表示未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管理,占47.5%,占调查高校的近一半,参见表5。

  关于学校是否有“网瘾学生”预警机制问题,52所学校没有,占88.1%,7所学校表示有预警,仅占被调查学校的11.9%,参见表6。

  关于学校是否已制定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中,有23所学校暂无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比例达到39%;16所学校有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但在学校学生违纪处理办法中尚无相应条款,占27.1%;仅有20所学校有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且在学校学生违纪处理办法中有相应条款,比例只有33.9%,参见表7。

  试点高校调研结果显示,各高校均有本校的网络行为及事件处理办法,但除中国传媒大学有专门的监控平台外,大部分高校均处于舆情监控阶段。舆情危机的处置,多以宣传部牵头,但均未形成方案性文件,学校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可见,目前高校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约束制度不够完善,对于网络行为的管理不到位。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教育部试点高校的实际经验,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1.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工作

  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对高校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高校在新形势下,也必须将网络教育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目前,教育部首批试点高校都已经成立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各高校网络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制订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和管理制度,部分高校设立了学校规划、院系(部门)管理、专人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各高校需按照相关要求,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或相应部门,并在其统筹协调下,从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内容生产、队伍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入手,形成规范化、体系化的工作格局。

  2.加强队伍保障和培训支持

  高校网络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队伍保障和硬件支持。教育部首批试点高校都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或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聘请了专职工作人员,专兼职工作人员相结合,负责全校的网络文化建设、舆情管理、网上宣传、舆论引导等。同时在经费支持方面,试点高校每年均有部分专项经费用于学校的网络文化办公室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对学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和经费支持。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围绕网络工作队伍建设,立足全员育人,统筹推进网络建设、网络监管、网络管理、网络评论、网络研究队伍建设,实现专人专岗专责。同时也要加强队伍培养培训,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突发事件应对管理能力。

  3.建立健全激励评价机制

  目前,教育部试点高校均有学生记者队伍、网络评论员及通讯员队伍,并由专业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学生干部等组成了网络宣传队伍,能够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发出正面声音。但网络评论员中专家学者较少甚至没有,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优秀网络文章少、红色网站或主流网站的关注度低。

  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应围绕网络工作机制建设,要着力健全激励评价机制,激发调动广大师生在网络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内生动力,积极推动将优秀网络文章等网络文化作品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审条件,作为评奖评优依据,建议教育部牵头制定优秀网络文章认定机制及办法,实行以影响力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为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认定铺平道路,以此激发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多写、多发优秀网络文章,倡导网络主旋律。

  4.建立网络舆论管理体系

  在教育部试点的各高校均有本校的舆情监控及处理办法,对于网络舆论监管、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方面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高校面对网络突发事件,能否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对学校声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通过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澄清事实,尤为关键。但除个别高校有学校自有的网络信息及网络行为管理平台外,大部分高校均处于舆情监控阶段。

  其他高校应该学习试点高校的网络事件管理机制,制定各自学校的管理办法,指定牵头单位和管理单位,统筹相关部门,开展舆情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舆情监管平台,引领网络正面宣传。

  目前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管理工作还需要各高校群策群力,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创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机制,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真正维护高校网络文化信息安全。

  (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

  调查背景及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在问卷调查中,通过自主设计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高校网络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技术层面、传播层面、保障层面五个维度入手,面向17个省市的59所高校开展调查,调查样本覆盖985、211、普通本科、高职高专4种学校类型。其中985或211学校29所,普通本科学校24所,高职高专6所。对调研数据,本研究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

  实地走访了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高校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七所高校,调研提纲主要围绕网络精神文化建设、组织机构、队伍建设、激励评价、内容建设、网络文化品牌、校园网络舆情建设管理的经验做法、学校官方公众平台及管理模式、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瓶颈和困难等方面进行。

分享:

© 2023 版权所有:河海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反馈邮箱:xxzxzhb@hhu.edu.cn 苏ICP备12023610号 网站管理

河海大学微门户

河海大学微门户

河海大学移动办公

河海大学移动办公

河海网信办微信公众号

河海网信办微信公众号